其实,所谓的叛逆,是孩子成长时父母的缺席,爱的缺席,耐心的缺席,纠正的缺席,慈和严不正确的打开方式。
其实,所谓叛逆,不过是大人一厢情愿的说法,对孩子来说那是人家成长的一个标志而已。如果你能真正理解孩子叛逆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尊重他的成长,你就不会再为此而挠头。
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会很缺乏安全感,害怕被抛弃,害怕孤独!缺少爱的滋养会造就很多遗憾,这种儿时的缺憾也许他会穷尽一生去寻找!
有句名言说“每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希望这样深刻的对比,能引起爸爸妈妈们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审视。
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小就放纵。因为孩子再小,总是要长大的。
要知道,是孩子体内荷尔蒙的变化使他自己都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多孩子,会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自身成长进行思考,对世界和他人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往往不成熟,一旦在现实中被纠正,就会有种失控感,进而呈现出烦躁的状态。
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他而存在的,所有人都应该理所当然地为他服务。一旦被人拒绝或者遇到其他不顺心的事情,就感觉自己受到了莫大的羞辱。
如果父母现在不好好地教育孩子一些为人的礼貌和规矩,因为孩子小就放纵不管,犯了错还期待大家的原谅。那么,当有一天他走出学校,走上社会,再做出一些熊行为的时候,没有人会对他再宽容了,那时候孩子就受不了。因为没有人再那样顺着他。
你的孩子,你不去教育,总有人会代替你教育他。但愿你到时候不会后悔(yiQIg.cN)。
而且这样的熊孩子长大了,能够成为合格的父母吗?能担当起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吗?
叛逆并不是什么不可原谅的错误,更不是什么无法解决的难题。他对于孩子来说是一次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作为家长无需过分的焦虑,只需要放下惯有权威,平和的去接受,有策略的去引导,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就好。
父母可以适当的下放权力,有些事情孩子能做主的,不妨让他自己做主。让他充分的感觉被尊重被肯定。比如对于兴趣爱好的培养,孩子不喜欢弹钢琴,妈妈可以和孩子商量:是不是有别的爱好、是否想要发展这方面的爱好等,沿着孩子的兴趣方向培养,孩子高兴,妈妈也轻松,学习动机增强,才能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因为将他们精力都用在了与父母对抗上,他们的成绩可能会很不稳定,而且孩子会因为没得到恰当的引导,变得更加叛逆。这时,父母要有技巧的化解与孩子的对峙状态,父母要遇事多跟孩子商量,不搞家长专权。
一旦孩子有了自我意识,她就会渴望被尊重,被重视,而不管多小的选择,都能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参与感,让他们有一种被尊重的心理满足,让他们觉得大人考虑到了自己的需求,从而内心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