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病在性爱泛滥时

  社会发展、青年及体育部政务次长张思乐上个月在共和理工学院公布“对性行为负责”性爱责任问卷调查结果时透露,2005年有678名青少年寻求性病治疗,比起2002年的238人,多了将近两倍。

  这项针对609名16至23岁青少年进行的性爱责任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有13%的青少年性活跃,而当中4%有超过一个性伴侣。不过,仍有23%的性活跃青少年在进行性行为时,不采取任何防范措施。

  另外,避孕套是唯一避免性病传染的途径,而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受访青少年,对此一无所知。

  本地一些青少年是否在性行为方面开放,但对行为所可能带来的后果却掉以轻心?本报访问了一名患有性病的少女,以及性病防治诊所辅导员,尝试了解患有性病年轻人的心声。

个案1

被强暴少女 用滥交“报复”

  珍妮(化名,23岁,行销人员)16岁时被男友“霸王硬上弓”。

  她表示,自己在天主教家庭长大,之前虽与男朋友有爱抚等亲密举动,但总是守住最后一条防线,想把性行为留到结婚后。

  不过在对方喝醉酒的那天,她的防线失守了。她虽不愿与对方发生关系,却无力阻挡他。

  “事后我非常难过,痛哭了一场。我怕父母知道,不敢报警,只是告诉了哥哥,而哥哥也只能安慰我。”

  她觉得很生气,又不知该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于是开始了“报复”行动,在16至18岁的两年里有超过30个性伴侣。

  “那时我想,男生可以出来‘玩’,女生也可以。”

  珍妮与这些从互联网认识的伴侣性交时,多数没有采取防范措施。她虽然没有怀孕,不过却在18岁时发现自己患上生殖器官疱疹(genitalherpes)。这种病症无法根治,随时可能复发。

  当时,她已结束了有多个性伴侣的生活,忠于一个男友。她表示,自己向男友坦承病情,而男友也不以为然,只是避免在她病情发作时与她发生关系。

病情平均每月发作一次

  “我的病情平均每个月发作一次,视经期、压力等而定。我的私处会长疱疹,觉得很痛、很痒,只能够穿棉制的内裤。疱疹约一个星期就会消退。”

  她说,自己当时一直不愿意正视病情。与男友交往两年分手后,她又先后在两年间结交了至少10个男友,也与人发生过一夜情。

  她并没有向他们透露自己的病情,有时也没有采取防范措施。间中,她也被诊断患上初期的衣原体(Chlamydia)与淋病(Gonorrhoea),不过在治疗后痊愈。

  直到去年,珍妮才正视自己的病情。

  “我突然感到害怕。我以后能生孩子吗?我能找到知道我的病情,仍愿意和我结婚的对象吗?”

  她接受了三个月的辅导,对自己的病情有了更深的了解。她说,她将来仍可以以剖腹方式生子,避免孩子受到感染,孩子被传染的机会约有1%。

  另外,她也在病发时服药,并且通过运动、均衡饮食保持身体健康,减低病情复发的可能性。

  “不过,每次复发都要花80元的医药费,非常昂贵。”

  她也了解到自己在没有病发时也可能把疱疹传给性伴侣,告知了四五个前任男友自己有性病的事实,并且对当时的性伴侣坦诚病情,坚持在性交时用安全套。

  她表示,自己最近在美国结交了新男友,美国男友知道她的病情,并不介意,而且已向她求婚。

  她最近也因为宗教、在美国小镇生活的经历及朋友的劝导,使她的性观念有了改变。

  记者问她,对于过去的行为,会不会觉得后悔?

  “后不后悔,都不能改变什么。如果当初我被强奸后能得到帮助,没有采取‘报复’行动,情况可能会不一样吧。”

家人完全不知情

  只有男友及一些好友知道她患有性病,家人完全不知情。她表示,父母从小的教育方式就是“你们在外面做什么都好,不要出事就行了”。

  “即使当初找他们谈,他们也只会对我大喊大叫,对我不会有帮助。”

  她认为家长应该更关心孩子的生活,与他们保持良好的沟通,让青少年在碰到问题时,会找父母谈。

  “青少年的同辈朋友与他们一样,知道的也并不多。青少年还是需要父母的引导和关心。”

  她表示,有许多青少年虽然在性行为上开放,不过对防范性病方面却完全没有概念。

  “如果我在夜间场所碰到一些男生,要求他们不用安全套,他们也会愿意,因为我外表看起来完全没有问题。但是性病患者从外表是看不出来的。”

个案2

17岁男生得性病

父母陪他去求医

  17岁的汤姆(化名)患上生殖器疣(genitalwarts),生殖器长出“菜花”状物体。当他知道自己的病情无法根治时,感到非常惊讶。

  有15年辅导经验的性病防治诊所辅导员陈乔治(38岁)告诉记者,汤姆目前正等待入伍,15岁就开始性活跃。汤姆向他表示,他只跟女友发生性关系,不过他有过三四个性伴侣,也不清楚是哪个女朋友把病传给他。

  陈乔治表示,虽然病症不会造成痛、痒等不适,医生进行治疗时也能够把疣除去,不过病毒仍潜伏在病患体内,病情随时都会复发,无法根治。

  他说:“听到这种情况,汤姆非常惊讶地看着我,似乎是难以置信。他一直问我,病情什么时候会复发,不过我们也无法回答他。”

  不过,与大多数少年病患不同的是,汤姆的双亲都知道他的病情,并且陪他到性病防治诊所求医。

  汤姆的父母早已知道儿子性活跃,认为自己既然无法阻止儿子,便劝儿子要使用避孕套。

  不过,陈乔治指出,避孕套也不是100%安全,生殖器疣还是可能通过皮肤的接触传染。而且,汤姆也不是每次都使用避孕套,因此还是患上了性病。

  汤姆的父母知道儿子患上性病后,给予他支持,鼓励他寻求医治。

  他说:“他们还向我道谢,感谢我给予儿子的辅导。他们表示,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也不能改变什么,只希望孩子能够接受治疗。”

辅导员:

电视出现接吻戏

父母不必忙转台

  电影里的亲热镜头、互联网博客的大胆言论等,都可成为家长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题材”。

  性爱责任问卷调查显示,33%接受调查的青少年表示,在性课题的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家长起着最重要的影响。

  家长计划协会(SingaporePlannedParenthoodAssociation)义务辅导员、有15年辅导青少年经验的瓦萨万(JohnVijayanVasavan)表示,针对大众传媒的内容与孩子进行讨论,是进行性教育不错的方法。

  他举例说:“看到电视播出接吻镜头,家长先别急着转台,让孩子提出疑问。”

  他表示,家长若回避孩子的问题,孩子可能更感到好奇,尝试从其他管道,如朋友、互联网取得不正确的讯息,而家长也错失了向孩子传达价值观的机会。

  不过他指出,家长从小就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取得孩子的信任,让孩子放心与他们谈论任何事情,包括性方面的疑问。

家长应主动讨论孩子感兴趣话题

  他也建议家长主动与孩子讨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例如问孩子最近看了什么博客、电影,与朋友谈论什么热门话题,借此了解他们对婚前性行为等课题的看法。

  他说:“家长随后可分享自己为什么不赞成婚前性行为,并引述身边的一些成功例子。”

  他指出,这比家长以命令式的口吻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有效。

  他说:“父母只能分享自己的价值观,为孩子提供正确的信息,不过最后做决定的仍是孩子本身。”

  他也指出,性教育其实还包括教导孩子爱惜和尊重自己的身体,而这从孩子五六岁时就能开始。教导孩童什么是与亲友之间恰当的肢体接触,也能防止孩童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遭人非礼。

  他说:“孩子成长的速度不一样,家长必须观察孩子。例如父母若注意到女儿开始爱打扮,便可与她谈约会时应注意的一些课题。”

  他指出,家长不妨阅读这方面的书籍,参加一些家庭服务中心或家长计划协会主办的课程,学习与孩子沟通的技巧。

  教育部自2000年起,陆续推出四辑以《成长的岁月》为名的性教育系列教材,按11至18岁不同年龄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面对不同阶段的性困扰和性知识为内容而摄制。至于如何教,则由各校自行决定。家长计划协会也受邀到学校为学生办性教育讲座,或为教师主办讲座,教导他们如何进行性教育。

  约翰认为,校方可加强教师在教导性教育方面的培训。他说:“一些教师也曾向我反映,与学生谈性并不容易,不知该如何着手。有些学生与老师的关系非常亲密,有性方面的疑问可能会向老师求助,因此老师有必要学会如何应付学生的问题,给予引导。”

少年染性病 多源于无知

  据性病防治诊所(DSCClinic)统计数字,去年寻求性病治疗的20岁以下青少年增至775名。当中,10至14岁的有25名(24女1男),15至19岁则有750名(499女251男)。

  陈乔治指出,去年寻求性病治疗的总人数是1万989人,也比前年多。

  他表示,自己辅导过年纪最轻的性病患者只有13岁。

  他说:“这些青少年大多数对性病认识不多,而且知识多来自互联网、色情电影、网站等,不一定正确。另外,还有少数对性病有些认识的少年,仍选择不采取防范措施。”

  他也表示,青少年不采取防范措施的原因,包括没有计划要发生性行为、信任自己伴侣、觉得自己不可能那么倒霉、不清楚性病所带来的后果、不好意思买避孕套等。

  而且,并非所有患上性病的青少年都是同时有多个性伴侣。他指出,有许多患上性病的青少年表示,他们只和自己的男女朋友发生性关系。

  他说:“不过,现在的青少年可能认识两个星期就开始拍拖,而且经常更换男女朋友,所以即使只与男女朋友发生性关系,总共还是会有超过一个性伴侣。”

  他解释,性病主要可分由细菌(bacteria)或病毒(virus)引发,由细菌引发的可以根治,由病毒引发的则可能再度复发,无法根治。青少年若是患上能根治的性病,较能接受自己患病的事实。患上无法根治的性病的少年则比较慌张,尤其是女生,会开始担心自己是否能够结婚、生孩子、会否把病传给未来的伴侣。

  “我们在辅导时,主要是教导他们性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希望他们往后会为自己的性行为负责。值得庆幸的是,大多数少年在完成治疗与辅导后,都没有再回来,只有少数超过一次患上性病,回来寻求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青少年都没有告诉父母自己的病情。“他们害怕父母责骂,对他们感到失望。他们都很在乎父母的反应。”

  他说,曾有家长在知道女儿到性病防治诊所求助后,上诊所吵闹,要求他们透露女儿的病情。

  “不过,病人资料是保密的,除非得到病人允许,我们不会向父母透露这方面的资料。”

  至于患上爱之病的青少年,陈乔治表示,他所接触到的并不多,15年来少过5名。

  根据卫生部资料,去年患上爱之病的10至19岁少年有两名,2005与2004年则分别有4名,2000年至2003年每年则有1名。

性病防治诊所热线:

爱之病与性病资讯:62952944

与辅导员交谈:1800-2521324

[时间:2010-12-3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