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了大半年,终于盼来了国庆黄金大假,辛苦工作了大半年的都市白领们,都想趁着这个难得的假期外出旅游,好好放松一下。不过,近年来,随着白领利用大假出游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些因旅游方式、旅游目的地而起的疾病也随之而生。又一个国庆大假来临,你是否已经做好出游计划?是否做好了旅途的健康准备呢?近期天气忽冷忽热,忽晴忽雨,如果还没有做好准备,不妨跟着专家们的指引,做好疾病防备功课吧!
自然生态游身上长“红包”不是小事
个案:喜欢赶时髦的小林立马趁着假期跟着朋友,到边境一带自驾游。小林准备了一身黑色短打装束。谁知刚到目的地两天,小林的身上就出现了大片红色小疙瘩,奇痒难耐。医生告诉小林,她患上了丘疹性荨麻疹。
专家分析:医生指出,最近,丘疹性荨麻疹病例出现增加,该病原本好发于儿童,夏秋季多见,但如今在成人中也很常见。该病多因跳蚤、臭虫、蚊等节肢动物叮咬所致,好发于腰、臀部和四肢两侧,皮疹为黄豆至花生米大小梭形红色风团样损害,中央常有小水疱,有时可见水肿性红斑、紧张性大疱,散在或群集分布,不对称,伴剧痒。在环境潮湿、炎热、生态环境好的旅游目的地,对于过敏性肤质的人而言,更容易引发丘疹性荨麻疹。
对策:过敏性皮肤到野外环境中需要格外注意,外出旅游时小心草丛、树阴下,或潮湿、蚊虫多的地方,如果一定要去的话,应该穿长衣裤,扎紧裤角,同时可以事先涂抹防虫药物,避免昆虫靠近。
海滨游提防病从口入
个案:阿海刚从海南蜜月回来,可令同事们奇怪的是,阿海的脸上不仅没有呈现出蜜月的幸福,而是面黄肌瘦。原来,阿海的蜜月之旅简直就是“腹泻之旅”。到海边的第一天,阿海跟老婆就狂吃了一顿海鲜烧烤,可第二天就开始腹泻不止。
分析:利用假期到海滨城市观光旅游的人一直很多。海边气温高,日照足,湿度大,因此,海鲜等富含蛋白质的海产品极易变质。如果一些餐馆餐饮卫生不尽如人意,食品、炊具及容器有生熟不分、荤素不分,交叉污染的问题存在的话,则更容易引发腹泻等疾病。
对策:在海滨旅游过程中要注意预防三种食源性疾病。一是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广泛存在于海水中,主要中毒食品是海产品,包括生食小白虾或咸鱼、虾酱,其次是咸菜等。此病潜伏期一般10个小时左右,主要是急性胃肠炎症状,重者出现血小便、脓血便,吐泻严重者失水过多可引起虚脱并伴有血压下降。二是感染性腹泻病,包括各种肠炎、痢疾、伤寒、霍乱及寄生虫病。生食、半生食水产品极易发生这类疾病。三是有毒鱼类中毒。鲭鱼、鲐鱼、秋刀鱼、金枪鱼、沙丁鱼等鱼类如果保存不当被细菌污染,人们食入后会引起头晕、头痛、面红、胸闷、气短、口干、心跳快、血压下降等症状。因此,到海边旅游,一定要注意海鲜餐馆的饮食卫生,少吃海鲜,不生吃海鲜。
秋高气爽小心隐藏的“杀伤力”
个案:小明刚去丽江休假归来,朋友们都说她晒黑了。小明觉得很郁闷:都已经进入秋天了,阳光也很温柔,为什么还会晒黑了呢?
专家分析:秋季的日光虽然看上去“温柔”不少,但紫外线的“杀伤力”并没减弱。由于天气转凉,皮肤的新陈代谢开始变得缓慢,如果皮肤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之下,仍很容易引起晒伤和日光性皮炎等疾病。
对策:秋高气爽的时节外出旅游,也不能忽视紫外线的侵袭,最好和夏天一样擦上防晒霜。秋季紫外线最强的时间是11点至15点,在这个时间段内要注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日光下。秋季皮肤最普遍的问题是干燥。到了秋季,应改用弱酸性洗面奶。秋季因干燥会造成皮肤起皮现象,嘴角、眼角、下颚、颈部等都是容易出现脱皮的部位。外出旅游,应格外关注这些易干区域,可有意识地涂一些护肤霜、保湿露等,也可以购买一些瞬间补水产品,随时涂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