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经常有人抱怨家里的老人丢三落四,反应迟缓,无法与之进行正常交流。刘丽近来就总是心神不宁、愁眉不展。因为这段日子妈妈的记性越来越差,不是忘这就是忘那。甚至有一次,她居然忘记炉子上烧着菜,还下楼去和邻居聊天,结果险些酿成火灾。刘丽听说老年痴呆症患者的主要表现是记忆力差,难道妈妈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她赶紧带着妈妈到医院检查。
区别痴呆和健忘要分清记忆变化
老年痴呆和正常的老年人健忘,大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区别:
记忆力正常的老人记性差,对做过事情的遗忘是部分性的,属于启动回忆困难,而且通过提示可使回忆得到改善;而痴呆的遗忘则是完全的并逐渐加重,是记忆过程受损,记不起发生过的事情,即使经过提醒也记不起来。最初是近期记忆力下降,慢慢地远期记忆力也差了。
认知能力健忘老人虽然记忆力下降,但对时间、地点、人物关系和周围环境的认知能力丝毫未减;而痴呆老人却丧失了识别周围环境的认知能力,不知身在何处,有时甚至找不到回家的路。
生活能力健忘老人虽会记错日期或有时前讲后忘,但他们仍能料理自己的生活,甚至照顾家人;而痴呆老人随着病情加重,会逐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情绪健忘老人的情绪与以前一样,没有太大变化;而痴呆老人的情感世界则变得与世无争、麻木不仁,也有的表现为原来非常大方,现在却非常小气。
思维健忘老人对记忆力下降相当苦恼,有的常常会写下将要做的事;而痴呆老人思维会越来越迟钝,言语越来越贫乏,反应迟缓。
因此,老年人记性差不一定就是老年痴呆症,但老年痴呆症必有记忆力减退。另外,目前痴呆研究领域的课题——轻度认知障碍,是一种介于正常老年化与痴呆之间的状态,病人出现与其年龄不相称的记忆力损害,经过一段时间大多数患者会转变为痴呆。此阶段应积极地给予治疗。
家人如果发现老人出现突然的记忆力减退,切不可粗心大意,胡乱猜疑,应尽快去正规医院接受检查。
治疗痴呆,药物、锻炼、鼓励缺一不可
老人一旦被确诊患上老年痴呆症,家人不要太过于沮丧和悲观。老年痴呆症的治疗像糖尿病需要长期控制血糖一样,也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予以治疗或延缓进程。主要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激活脑细胞代谢,改善或延缓痴呆程度的症状;二是治疗行为障碍,减轻因痴呆而产生的症状和并发症;三是中医辨证用药;四是针灸及心理治疗,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情况,给予解释、鼓励、开导、安慰、暗示等心理疏导,改善生存质量。
药物治疗只是老年痴呆症治疗措施中的一个环节,还应重视病人的心理调节、智能训练、行为照料、康复训练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康复治疗,一般都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留住记忆需要健康饮食
与老年痴呆有关的很多危险因素是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的,预防老年痴呆症应从中年开始积极控制一些易患因素,注意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脑血栓等疾病对记忆的影响。
饮食上要注意,少吃加速脑动脉硬化的食品如油条、肥肉、蟹类、动物内脏等,多吃新鲜蔬菜、牛奶、豆制品、鱼类和水果等食品,可延缓衰老,健脑益智。适宜的体育活动,有助于防动脉硬化。多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保持乐观豁达的性格与心情,生活规律,戒烟戒酒。
情绪抑郁也是患痴呆的一个先兆,因而心情好坏也很重要,有的子女认为平时给老人寄点钱就是尽孝心了,其实,亲情是多少钱都无法代替的,子女绕膝的天伦之乐胜于一切。
预防“痴呆”要从生活细节开始
老年痴呆症,也称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以痴呆为主要症状的脑神经变性疾病。老年痴呆症早防早治,可延缓病情向中、重度发展。如何防治,有效的是从生活的细节开始。
防止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痴呆的主要敌人,适宜的锻炼、有节奏的有氧运动可推迟和延缓脑细胞的衰老;锻炼时肌肉收缩将外周的血液泵到大脑以供给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它们能保护神经细胞,促进新的神经连接,使注意和警觉功能加强。
“三高三低二戒”调理饮食应从“三高三低二戒”做起:“三高”即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高维生素;“三低”即低脂肪、低热量、低盐。少食高脂饮食,保证蛋白质、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的摄入。水果和蔬菜中含有抗氧化剂,对脑细胞有保护作用。叶酸在保持记忆方面有特殊功能,在豆类和绿叶蔬菜中有丰富的叶酸。“二戒”即戒烟戒酒。香烟中的尼古丁、铅等有毒物质和酒中的甲醇进入人体后会使神经纤维发生颗粒空泡变性。
合理安排生活培养各种爱好,保证一小时午睡,避免白天长时间睡觉;晚饭后散步,看电视,议论电视内容,训练思维。做到心态平和,乐观豁达,老有所事,维持一定的社交活动。保证夜间的充足睡眠。
慎用药物严防某些药物加重痴呆和导致痴呆的发生,如长期使用氨茶碱可以引起记忆障碍,高龄患者应酌情减量,避免长期使用;长期过度使用降压药可使脑组织缺氧;长期使用抗过敏药苯海拉明会出现胡言乱语等。
相关疾病的防治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均可影响血液循环及脑细胞功能,对这些疾病的控制,可延缓痴呆的发生和进展。
做好生活护理营造一个宽敞、清洁的环境,各种生活物品应规律放置,危险物品收藏。将一些重要事件写在提示板上,挂在显著位置。若带着病人外出,应在其身上带上写有家庭地址、联系方法的牌子,以免万一走失无法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