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一起过>生活知识>

从首例流感患者包雪阳道歉说开去

●公众不会指责病情指责不幸,但会在一个患者的身上,看到自己是不是受到了尊重。这份尊重,来自患者面对疾病所表现出来的大众意识,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

被人叫了好多日子“包某某”的四川甲型流感患者出院了,面对镜头,他的第一句话是,“我叫包雪阳。我可以告诉大家我的名字。”在随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包雪阳说了句道歉的话:“我想对那些因我被隔离观察的朋友们说一句,给你们添麻烦了。虽然我不是有意要做一些事情,但是因为我给他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不便,希望他们理解我。”

媒体嘴里的“某某”,一般情况不妙。要么此人有隐情,要么此人有罪情,都不便公开。成为“包某某”的包雪阳,媒体给予善意的“保护”,原因是他成了甲型流感患者。

可包雪阳没觉得见不得人。作为我国内地首例甲型流感受害者,包雪阳是无辜的。他没有明知携带病毒而隐瞒疫情,也没有明知感染而恶意传播。他完全可以捧着鲜花挥挥手,走出隔离的病房。但包雪阳道歉了。他明白:正是因为他的出现,带给了人们更多的恐慌,带给了那么多人因被隔离而造成的麻烦,同时客观上增加了社会的负担。

生病不是错,没人苛求包雪阳必须带着负疚心理走出病房。但包雪阳是坦荡的,他自曝姓名,公开道歉,表达了他心目中的自己,作为公众事件的当事人,所应该表达的责任意识和感恩之心。我理解,包雪阳的这句道歉,不是因为自己不幸染上了甲型流感病毒,而是对与自己有关、并为之牵连为之操劳的人们和社会的一份敬重。

在四川、北京、山东三例甲型流感病例中,很多人将健康话题,引伸到了道德话题、社会责任话题。它揭示了大众的同情和包容,与甲型流感患者的自我规范之间,在相互认同上,还没达到默契的状态。大众担心的是瞒报病情和逃避隔离,带来广泛的社会伤害,因此在这场特殊的疫情面前,对每个病人的道德标准,有着更高的要求。这一点也不过分。而对于患者来说,要求公众包容,并不是可以因为无辜感染而放弃或者逃避应有的社会担当。

包雪阳的道歉,是公共危机中所表现出来的新范本。它表明,公众不会指责患病,但会在一个患者的身上,看到自己是不是受到了尊重。而尊重来自患者的道德意识。疫情不可怕,漠视疫情漠视他人,才是最可怕的。我们希望另两名患者,像包雪阳那样,同样坦然面对并早日康复。

[时间:2009-05-1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