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过年时要学会做“懒女人”,洒水、扫地、倒垃圾、倒污水、裁剪、缝补……这些女人日常必做的事情,在正月头几天都不能做。如果勤快反而不好,迷信认为会把家里的福气扫走、钱财倒掉、运气剪断。
2、女人过年时最忌讳的地方,是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即所谓“忌口”。迷信观念认为,如果正月初一女人嘴里出现“穷”啊、“死”啊、“病”啊、“败”啊、“倒”啊、“破”啊……这些非吉祥字眼,全家一年都要走背运。非说不可,则说代用词,如油瓶倒了,说“到了到了”;煮饺子时饺皮破了,说“饺皮挣开了”。如果一不留神说错了,则要赶紧说句讨喜的话,最典型的是将碗打碎了,得高声说“碎(岁)碎(岁)平安”。
当然,过年时男人和小孩子也是要忌口的,只是比女人要求松一些。
3、与“忌口”相比,“忌门”对女人的要求更严。“忌门”可以理解为两种情况:一忌回门,二忌出门。
忌回门,是女人不在娘家过年、吃年夜饭。中国人对年夜饭相当看重,“一年不赶,赶年三十晚”,就是这道理。现在每年一度的春运难题,就是这顿年夜饭造成的。出嫁闺女为何不能在娘家吃年夜饭?这从民间信仰上可以找到答案:如果在娘家吃,会把娘家的钱财运带走,即常说的“吃穷了”,凡懂事的女儿是不会吃娘家年饭的。
事实上,不只是过年,就是其他节日出嫁女人也不能在娘家过,如中秋俗话说“宁留女一秋,不留过中秋”。出嫁的女人在娘家过年过节,只有一种情况——就是被夫家休了,所以,大家都忌讳的。
忌出门,指女子在正月初一、初二(有的地甚至一直到初五),是不允许女人出门拜年的,要守在家里,即“女人岁首不出门”。这个禁忌的出现,可能是受到“新年里男人第一次出门见到女人不吉利”说法的影响。
拜年,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一项社交活动,但这权利只给男人和孩子,明显是一种性别歧视,是男尊女卑意识的赤裸表现。
4、古代女人过年时最大的娱乐活动,大概要算逛庙会和看大戏,这和现代女孩子过年时喜欢逛商场、看大片是一样的。虽然过年时禁忌颇多,但女人们的心情还是愉快的。
庙会是过年时最热闹的地方,吃喝玩乐购都汇集在寺庙附近,故名“庙会”。但古代女人逛庙会可不仅仅图的是热闹,这是一个极佳的社交场合,未婚女孩可以在庙会与情郎约会,已婚女人可与娘家闺密互诉相思。更多的女人,过年时则会到庙里烧炷香、许个愿,把心中的小秘密交给灵签神卦。
5、女人中间最最神秘的占卜是——镜占。所谓“镜占”就是利用镜子来占卜,这是丈夫家人远在外地,过年时仍独守空房的女人暗地里必会做的事,占卜一下郎君何时回来。
由于古代男人离家谋生,不像现代有飞机有高铁,归期不定,所以镜占现象很流行,一直到清代,镜占仍为女人们所迷信,过年时必占一下。
6、女人不祭灶?不论选在哪一天过小年,有一个潜规则是不变的,即不能让女人主祭——“女不祭灶”。
民间传说,灶神是炎帝或祝融等神话人物化身的男性神,是个很有范儿的小白脸,用现代的话来说,灶神是位帅哥一起过www.yiqig.cn。试想,一个女人拜倒在美男子的脚下,是什么意思?这不是女人出轨的兆头么?
笔者认为,这是民间“性禁忌”的外延,是封建时代“男女授受不亲”礼俗在祭祀行为上的反映。同样,与“女不祭灶”相对应的“男不拜月”,也是这层原因,月神嫦娥是个绝色美女,一个纯爷们儿向漂亮女子献殷勤,怀的是什么念头,便不言而喻了。
7、女人不祭祖
祭祖活动是不能让女人插手的,特别是经历不幸的女人,更不能沾边。如鲁迅小说《祝福》的女主角祥林嫂,因为她是寡妇,连祭祀食物都不能碰,碰到不吉利,会生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