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山友告诉你走路的技巧

爱好登山的山友,告诉旅行者,学会走路很重要。那么,走路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技巧?

试着回想一下,当你手上提着行李袋,或者拿着重物的时候,是不是很自然地就会将手打直,把承担重物的责任转到手臂的骨架上,而不将所有重量都由手臂的肌肉来承担呢?这是你的直觉反应吗?还是你手臂的肌肉不够强壮?是重物把手臂拉直的呢?抑或是你的身体已经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比较轻松的方式?这些说法都对,但这和在山径上的行走又有什么关联呢?这两者的关联在于,两者都共用了同一个技巧,就是运用身体的骨架来支撑重量,而不是用容易疲劳的小肌肉来支撑重量,而这正是下列许多走路技巧的共通原则。

一、休息步:

这大概是效果最直接,也最容易学的一个技巧了。技巧在于,在跨出下一步之前,记得把现在支撑重量的那只脚打直,脚打直的目的在于将身体的重量交给整只脚的腿骨,让你的大、小腿(尤其是小腿)肌肉休息十分之一秒,就算只有百分之一秒的休息,乍看微不足道,却是使肌肉能够长久持续的宝贵休息时间。记得:在踏出每一步之前,确定你已经把脚打直。

二、调整呼吸(节奏):

呼吸也是走路技巧?是的,而且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当你走得轻松、愉快时,这是一个无用的技巧,但是当坡度变陡,开始觉得喘不过气的时候,这个技巧却肯定会帮你找回节奏,让你走得轻松一些。呼吸时通常是二步一呼吸,也就是一步一呼,一步一吸,如果这样还是喘不过气,可以试着一步一呼吸,甚至是一步二呼吸。这个方法的重点在于让呼吸的节奏配合上脚步的节奏,一旦找出自己的节奏,会越走越顺畅、越走越舒服,也越轻松。

三、全脚掌着地:

相较于用脚尖,或者用半脚掌着地,全脚掌着地不但有更高的稳定性,更重要的是,相较于前者使用小腿肌肉支撑重量,全脚掌的行进使用更多的大肌肉来支撑重量,较不易疲劳,能从事较长时间的运动而不需要休息。这也是为什么登山鞋的鞋底必须选用较坚硬的材质,不仅利于全脚掌的行进,也减少脚踝所承受的冲击。

四、鸭子步:

这是雪地步法的第一课,将脚掌微张,随着坡度增加,脚掌张开的幅度也增加,这样的走路方式想像起来似乎颇为滑稽,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十分简单,却有着神奇效果的方法,不但在上坡时能缩短脚打直的时间,且能令膝盖所承受压力减轻,尤其是下坡时,一定更能切身感受到膝盖的受力明显减少,因为压力已经被脚骨和腿部肌肉吸收掉大半了。如果你在下山时,觉得膝盖隐隐作痛,这会是一个相当受用的技巧,膝盖会痛的人尤能真切感受它的重要。

五、小步走:

这也算是技巧吗?是的,而且这常常是登山时会不会累垮的关键因素,也常常是生手与老手的区别所在,除非不得已,你是不会看到登山老手把脚抬到高于膝盖,或是跨大步走上坡路。脚若抬高或是跨远,会把大部分的力量加在大腿肌肉上,并延长肌肉处于运动状态的时间,这是很累人的,而这个技巧的用意在于缩短肌肉在每一步的运动时间,使肌肉的休息更频繁、更充裕。

接下来的四个技巧,并不能算是走路技巧,但肯定能让你走得更轻松(www.yiqig.cn 一起过)。

六、善用登山杖:

登山杖的使用,目的在于将脚的运动量由手及上半身来分担,以减轻下半身肌肉的负担,让你的步伐更接近不背东西的走路姿势,也会比不用登山杖时走得轻松一些。行进于下坡路段时,你一定更能感受到登山杖对于下坡冲击力的吸收效果,以及对膝盖的保护作用。

有些健行者觉得登山杖用来不顺手而放弃,其实,只要经过练习,慢慢就会上手,一旦能体会手脚并用所带来的舒适之后,许多人都从此离不开登山杖。

七、背轻一些:

当你行进时,是背负十五公斤时走得轻松,还是背负二十公斤时走得轻松,答案应当是很明显的。或许会有人认为,背得重是一件很英雄的事,或是背得轻有些丢脸。这是观念问题,背得轻并不代表背不了重,而是把将节省下来的体力用来应付突发状况。

“Lightisright.”-轻量化在欧美已是一个广为登山者所接受的观念。重要的是,背十五公斤的健行者并不比背二十公斤的健行者少带了什么东西,而是他的装备每一样都比较轻,所节省下来的重量就会反应在总重量上,也会反映在行进的速度、消耗的卡路里(热量)与紧急应变的能力上。

八、暖身操:

这是常被山友们忽略的一环,也有人认为并不需要作暖身操。我的建议是,这是个非常必要的动作,因为肌肉经过了一夜的休息,而出发前的暖身操正好能唤回肌肉的记忆,肌肉才知道要开始一天的工作,也才能作最有效率的使用,如此不仅走起路来较轻松,肌肉也较不易受伤。

九、慢就是快、快就是慢:

这个技巧最难学会,即使是登山高手也常忽略这个原则。在步道上一开始走得很快的人,通常在一小段路之后就会明显变慢,而登山老手在一开始则会慢慢走,与车子暖车的道理一样。在慢慢加快速度并找到最舒适的行进节奏之后,维持这个舒服的速度就能走得久、走得舒服也最节省体能。这个舒服的速度就是流汗最少的行进速度。

[时间:2013-10-0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