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关于食用海鲜的传言 是真的吗

1、鱼头重金属含量高,尽量少吃?

答案:有一定道理。

排放至近海的一部分重金属会在海产品体内富集,最先接触污染物的是定居性贝类,而处于食物链最高端的金枪鱼体内的有害物质要比小鱼小虾或贝类更多,鱼头更是高富集部位。

建议:贝类海鲜(如牡蛎、蛤、贻贝)最好只吃肌肉部分,去除内脏团;少吃鱼头;虾最好也不要食用虾头。

2、先吃抗过敏药,就能防过敏?

答案:用处不大。

吃海鲜过敏,是因其富含大量异种蛋白。过敏症状较重(如胸闷和呼吸困难等)的人群,单靠药物不能预防。

建议:仅仅是轻微皮肤瘙痒的轻度过敏反应,可自行缓解,不需提前服药;部分海鲜如虾、蟹、金枪鱼等,含有较高组氨酸,可能影响抗过敏药发挥作用,服药期间应少吃或不吃。

3、螃蟹是避孕药喂大的?

答案:可能性比较低。

首先,避孕药对螃蟹这种低等无脊椎动物效果不大。

其次,人们最喜欢的蟹黄和蟹膏乃是螃蟹性腺,投放避孕药有可能会抑制性腺发育,得不偿失。

再次,避孕药本身价格较贵,螃蟹养殖面积很大,需要极大药量,这样做很不划算。

4、海鲜+柿子,会肚子疼?

答案:可能性比较低。

首先,避孕药对螃蟹这种低等无脊椎动物效果不大。

其次,人们最喜欢的蟹黄和蟹膏乃是螃蟹性腺,投放避孕药有可能会抑制性腺发育,得不偿失。

再次,避孕药本身价格较贵,螃蟹养殖面积很大,需要极大药量,这样做很不划算。

建议:只要把螃蟹煮熟,不过量吃柿子,对身体就没有太大影响。

5、海鲜+啤酒,诱发痛风?

答案:有这种可能。

海鲜加啤酒之所以被称为“痛风套餐”,是因为某些鱼类(比如沙丁鱼、凤尾鱼、三文鱼等)、贝类以及虾蟹有较高嘌呤,如果大量饮酒会使嘌呤分解加速,生成尿酸,同时酒中乙醇不利于尿酸排泄,就有可能诱发痛风。

建议:不仅是啤酒,各类含酒精的饮料,如果不注意饮用量,也可能成为痛风高危人群的风险因素。

6、生吃海鲜,

寄生虫、细菌隐患大?

答案:是。

生的鱼、虾、蟹、贝类和海藻等海产品中会含有副溶血性弧菌,吃没有熟透的海鲜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出现腹泻、腹痛和呕吐。副溶血性弧菌耐热性强,80°C以上才能杀灭;而潜在的寄生虫卵以及加工过程中沾染的病菌,一般要在沸水中煮4-5分钟才能彻底杀灭。

关于食用海鲜的传言 是真的吗

建议:不要吃生海鲜,一定要彻底煮熟;死虾蟹和贝类最后不吃。

7、海鲜+维生素C=砒霜?

答案:否。

正规渠道出售的海鲜,都会经过有关部门检测,砷含量不得超过国家标准,按此推算,要达到中毒效应,需要吃150公斤海鲜和十几斤水果,这远远超过胃的承载力。还有研究人员在模拟胃液中研究发现,维生素C不能单独将五价砷海原成三价砷,还需要与海原性谷胱甘肽的共同作用。

8、服止咳药吃海鲜,易过敏?

答案:是。

服用某些止咳药,再吃海鱼等海鲜,可能出现皮肤潮红、头晕、心跳加快,荨麻疹等不适症状。这可能是由组胺引起的过敏。部分鱼类含有较高组氨酸,在体内经酶的作用可形成组胺。一些药物会影响胃、肠和肝脏中的单胺氧化酶组胺的灭活,如含有可待因成分的止咳水和复方甘草片等。

建议:服止咳药、康唑等西药和鹿茸等中药期间,不要吃海鲜;停药后短期内也不建议吃海鲜。

[时间:2016-11-0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