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肝原性糖尿病:
临床表现与Ⅱ型糖尿病相似,不同点为肝原性糖尿病空腹时胰岛素明显增高而C肽正常。服糖后胰岛素明显升高而C太峰值仍较正常稍低。是因为肝脏对胰岛素灭活能力减低,促使胰岛素升高;另外胰高糖素在肝脏灭活减少,加以肝细胞上胰岛素受体减少,对胰岛素产生抗力,因而虽胰岛素升高而血糖仍高;同时C肽受肝脏影响少,故C肽不高,提示β细胞的分泌功能无明显异常。为与Ⅱ型糖尿病鉴别,可用胰岛素释放试验和C肽释放试验。
2、脂肪肝:
机制尚不清,特点为一般情况良好,单项谷丙转氨酶ALT轻、中度升高,血脂增高,B型超声检查可见脂肪肝波形,确诊根据肝活检病理检查。
3、肝硬化:
慢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是肝纤维化的结果。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尚见于亚急性、慢性重型肝炎及隐匿起病的无症状HBsAg携带者。
4、肝癌:
HBV、HCV感染与之发病关系密切。以慢活肝、肝硬化发生肝癌者多见。也可见于慢性HBV感染未经肝硬化阶段发展为肝癌。其发生机制目前认为与HBV-DNA整合有关,尤其是X基因整合。HBxAg反式激活原癌基因起着重要作用。此外黄曲霉素等致癌物质有一定协同作用。推荐阅读: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关系
5、肾炎:
部分病人,尤其是儿童,患肝炎后肾脏损害较重,病人脸面浮肿、尿中出现尿蛋白和红细胞等,常被误诊为肝炎合并肾炎,但按肾炎治疗却久治不愈。但肝炎治愈后,肾炎症状就会逐渐消失。
6、血液病:
肝炎可引起轻度的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近年来还发现可引起全血细胞减少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因此,如发现原因不明的贫血病人,还应考虑是否有患肝炎的可能。
7、血管病变:
肝炎可引起结节性多动脉炎,表现为发烧、肌肉痛、皮疹、全身关节痛等(YIqig.CN)。
8、关节痛:
约有10%以上的急性肝炎病人是以关节痛开始的。慢性肝炎伴有关节痛的达50%,常累及大关节,少数人还有红肿和活动障碍。在病人的关节液中可查到肝炎抗原颗粒。肝炎好转后,关节痛也会随之消失。
9、皮肤病变:
有人称之为“肝皮综合征”。病人可表现为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斑丘疹等,一般几天内即可消失。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人可表现为皮肤瘙痒、痤疮、毛发脱落等。
10、心脏病变:
肝炎病毒可引起心肌炎、心包炎,表现为心悸、胸闷、心前区痛、面部肿胀,一般随肝炎病情好转而康复。
11、其他:
肝炎病人可并发胆囊炎、胆管炎,这是因为肝炎病毒直接侵犯胆道系统或是由于肝炎影响胆汁分泌,使分泌量减少和胆汁成分改变,胆管运动功能及防御功能下降所致。严重肝炎多同时累及胰腺,病人表现为腹胀、脂肪泻、腹痛、糖尿等。肝炎病人还可表现为视力疲劳、眼睛干涩、复视、角膜浅层溃疡、视网膜静脉扩张等。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人可合并有干燥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