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在黔北
撰文: 余未人 (主要从事文学创作和民间文化研究,著有小说及学术著作十余部。现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红军山晨练
这次黔北之行,在遵义坊间,我听到一个说法: “贵州文化在黔北,黔北文化在遵义,遵义文化在沙滩。 ”
沙滩是距遵义市不远的小山村。这是一个神奇的小村落,方圆不过十里,晚清以后,却走出了几十位文人学者、两位外交官和一批有作为的官吏。沙滩学者的研究领域从经学、 文字学、版本目录学到地理、天文等,都有颇高的造诣。后人把这个学者群的成就概括为“沙滩文化” 。
一个如此偏僻的小村庄为何会产生如此不凡的文化现象?一位老同学是沙滩文化研究专家,我向他请教,他集数十年的研究心得要言妙道: “沙滩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善吸纳,广泛吸收外来文化。 ”这外来文化的含义已经远远超出巴蜀、中原而及至东瀛与西方。细细想来,这又何尝不是对黔北文化的注解呢?
因为得风气之先,黔北人接受新思想总比贵州其他地方,甚至比周边省份的民众更快。吸纳与开放往往是平行并进的。没有开放的心态,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也便无从谈起。当贵州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还在“以物易物”的时候,黔北的乡场上就与巴蜀乃至中原一样,兴起了买卖的“中介” 。这种职业在贵州当地叫做“偏二” ,四川多称“牙子” 。赶场天,他们夹在买卖双方之间,甜口甜嘴地大夸对方的商品以促成交易。特别是像猪、牛、马、羊这样的大牲畜,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来鉴定买卖是否“值” ,这就是他们出手亮相的良机了。他们或在长袍里,或在袖筒里用指头向一方暗示成交的价格,然后又向另一方说明。“偏二”巧舌如簧, 尽力促成买卖的“双赢” 。
黔北最近的一次大迁徙,是在上世纪60年代一批 “大三线”军工企业从沿海内迁而来。当年的宣传用语是“大三线建不好,毛主席他老人家睡不好觉” 。更多的人是在大三线“献了青春献子孙”到80年代,他们大多利用自己在沿海的各种人引进技术,搞起小家电之类的民品开发。提起当年勇,他们总是发出一阵爽朗又不乏揶揄的大笑。迁徙是一种永恒的现象, 从古自今皆然。迁徙也是一个民族求生存、求进步的必然之路。而有意思的是,海纳百川的遵义与整个贵州历来的迁徙状况一样,总是“多进少出”甚至“有进无出” 。
黔北寻根,让我看到了一个曾经辉煌于世的遵义,一个不卑不亢的遵义,一个看似迷失了自我,却又总在创造奇迹的遵义。
有些事今人不可想,比如旧时黔北盐运的重要之于贵州;有些事古今未变,商场沉浮,人情冷暖,皆是亘古的主题。在造城运动如火如荼的今日,是否还能寻回贵州的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