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盐、酱、醋,宝宝饮食上这些零七八碎的东东,影响着小人儿一生的口味……
在《中国孕期、哺乳期妇女和0~6岁儿童膳食指南(2007)》中,对给宝宝制作食物时调料的添加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比如,它提出,给6~12个月的宝宝制作辅食时,要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这些建议具体应该如何理解?到多大的时候才可以添加盐等调味品?需要添加多少比较合适?……听一听专家的详细解读和指导建议吧!
宝宝食物:从无盐到少盐
What“无盐”指什么?
“无盐”即宝宝辅食中不用添加食盐。
Why为什么要这样做?
因为12个月内的婴儿肾脏功能还不完善,浓缩功能较差,不能排出血中过量的钠盐,摄入盐过多将增加肾脏负担,并养成孩子喜食过咸食物的习惯,不愿接受淡味食物,长期下去可能形成挑食的习惯,甚至增加成年后患高血压的危险。而且,1岁以下的小宝宝每天所需要的盐量还不到1克,而奶类和辅食中所含的钠就足以满足宝宝的需求了。
到宝宝1岁后,才可以适当在食物中放入少量的盐。
1克盐是多少?
目前,北京市正在推广“限量盐勺”政策,家庭新领取的盐勺,每平勺的盐量刚好为2克。另外,还有一些数据供您参考:1啤酒瓶盖(一平盖)的食盐是3.5克;根据目测,1克盐的体积大概相当于2颗豌豆粒大小。
关于少盐的2个经典问题
1.没有盐宝宝会不会没有劲儿?
辅食中不加盐并不意味着宝宝的食物中就没有盐。实际上母乳、配方奶、一般食物中均含有一定量的盐,足以满足婴儿的需要。而且一般情况下人体每天摄入盐的量明显超过生理需要量。除非宝宝患有严重腹泻、呕吐、大量出汗、饥饿或患有其他导致体液大量丢失的疾病,才会出现盐缺乏的症状,如睡不醒、肌肉无力等。
2.给1岁以上的宝宝制作食物可以加一点盐吗?
可以,但量一定要适当。因为儿童期常吃过咸的食物易导致成年期高血压发病率增加;吃盐过多还是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的诱因,因为高盐饮食可能抑制黏膜上皮细胞的增殖,使其丧失抗病能力。因此应从小培养孩子口味清淡的好习惯。另外,对患有心脏病、肾炎和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更应严格控制饮食中的盐摄入量。
需要提醒的是,酱油、鸡精等调味品以及你买回来的现成食品中都含有盐。所以,如果添加了这类食品或调味品,还要适当地减少盐量。
另外,建议可采取就餐时再加盐的方法控制食盐量,即烹调时不加盐,等就餐时再放盐,这时放的盐主要附着于食物和菜肴表面,而人的口感主要来自菜肴表面,因此吃起来咸味已经够了。这样既控制了盐量,保证了菜肴的口感,还避免了盐中强化的碘在高温烹饪中的损失。
“少糖”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What“少糖”指什么?
“少糖”就是指尽量少选择糖果、糕点等含糖高的食物作为辅食。另外,在给宝宝制作食物时尽量不加糖。
Why为什么要这样做?
原因是糖可以提供热量,但缺乏其他营养素。
过多地摄入糖将对宝宝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如影响宝宝机体对蛋白质和脂肪的吸收和利用;
引起维生素B1的缺乏;
影响对其他口味食物的适应,还可因血糖浓度长时间维持在高水平而降低孩子的食欲;
造成多余的糖转化成脂肪,从而增加患肥胖的危险;
若不及时刷牙,会增加龋齿的发生;容易养成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