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惯性——先守面子
人,总有很多从众习性。我们在社会交往中,早已学会凡事先给自己赢得面子。抱怨也是其中一种应对模式。
人要抱怨,总是很容易的。因为,抱怨带来轻松和快感,犹如乘舟顺流而下,那是因为我们是在顺应自己负面思考的天性。抱怨就象口臭,它会传染,习惯抱怨的人,就是在向自己的鞋子里倒水!
2、没能力改变现状,只能抱怨
十几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小学生的时候,我常常抱怨为什么总是有写不完的作业;上初中的时候,我经常抱怨“为什么要上寄宿学校,忍受难以下咽的饭菜、杂乱不堪的公共宿舍”……
现在想想,那是因为我们对现状不满,但又无力改变,只能通过口头抱怨来发泄情绪。
十几年后,我们步入职场,能够真正掌握自己的人生,但当年无休止的抱怨仍旧没有消失,它们换了一件外衣,仍旧活跃在我们周围。
迟到了,抱怨堵车;
工作太累,抱怨老板;
生活困难了,抱怨没有一个好爸爸;
……
3、抱怨源于担心与恐惧
因为抱怨者的抱怨最初源于担心与恐惧,一旦将抱怨的行为付诸实施,内心的危机感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加剧。这就是智者常说的:“如果你大声真心地喊‘痛’,内心就真的会受伤;如果你不以为然,不把外境的伤害当回事,伤痛就不会真的进到你的心里来!”同样,抱怨就等于在大声真诚地喊“我内心有危机感、有担心”,于是危机感、担心等负面情绪就真的会浸染自心。由于抱怨者心中所知道的消除危机感的方法就是抱怨,于是为了降低心中加剧的危机感,抱怨者就自然会加剧抱怨(yiQIg.cN)。
心理解读:
面对困境产生怨言是人的惯性思维,但我们想要另一种人生,就不能再纵容抱怨的滋长,设法改变是唯一的路径。因为抱怨只会让自己的视野越来越狭窄,身边总是充满了烦恼。只有积极调整心态,以新的姿态挑战未来,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