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用于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胃溃疡,神经衰弱,高血压,肋膜炎,慢性睾丸炎等。
115.沙参麦门冬汤(《温病条辨》)
病机:热病恢复期,余热未净,肺胃阴伤。
脉症:咽干少痰,口渴,身热不甚或不发热,痰少而粘,口鼻干燥,舌红少苔,脉细。
治法:清养肺胃,生津润燥。
处方:沙参9g 玉竹6g 麦门冬9g 天花粉6g 生扁豆6g 桑叶6g
应用:用于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麻疹,肺结核,风疹,百日咳,猩红热等。
116.益胃汤(《温病条辨》)
病机:温病后期,邪热已退,胃阴受伤。
脉症:低热,口燥咽干,口渴,舌红少苔,脉细略数。
治法:滋阴养胃。
处方:沙参9g 麦门冬15g 冰糖3g 生地黄15g 玉竹6g
应用:用于咽炎等。
117.清络饮(《温病条辨》)
病机:暑湿余邪未净,蒙扰清窍。
脉症:低热,口渴不甚,头目不清,昏眩微胀,舌淡红,苔薄白。
治法:清化暑湿余邪。
处方:荷叶6g 金银花6g 西瓜皮6g 扁豆花3g 丝瓜皮6g 竹叶6g
应用:夏季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钩端螺旋体病,夏季热,乙型脑炎等恢复期。
118.薛氏五叶芦根汤(《湿热病篇》)
病机:温病后期,余邪未净,蒙蔽清阳,脾胃失健。
脉症:脘中微闷,知饥不食,身有微热,食少或食人即吐,或大便溏薄,苔薄腻,脉缓。
治法:轻清芳化,清利余邪,健脾和胃。
处方:藿香叶、薄荷叶、鲜荷叶、佩兰叶、枇杷叶、芦根、冬瓜仁各9g
应用:用于伤寒、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病,慢性肾炎,消化性溃疡,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粘膜脱垂症,肠结核等。
119.薛氏参麦汤(《湿热病篇》)
病机:湿热余邪未净,胃阴受损,脾肺气弱。
脉症:身热不甚,神疲倦语,不思食,小便短少,唇齿干,舌红苔少。
治法:甘寒养胃,甘淡实脾补肺。
处方:人参3g 麦门冬9g 生谷芽9g 木瓜9g 鲜莲子6g 炙甘草3g
应用:用于伤寒、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病,胃肠神经官能证等恢复期。
120.薛氏扶阳逐湿汤(《湿热病篇》)
病机:湿从寒化,寒湿重伤脾肾阳气。
脉症:身冷,汗泄,胸痞,口渴,苔白腻,脉细数。
治法:补气扶阳逐湿。
处方:人参6g 附子6g 益智仁6g 白术12g 茯苓12g
应用:用于伤寒、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等恢复期。
121.三才汤(《温病条辨》)
病机:邪热虽退,气阴两伤。
脉症:气短神疲,胃纳不馨,寐寝不安,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弦数。
治法:益气养阴。
处方:人参9g 天门冬6g 生地黄15g
应用:用于乙型脑炎后期。
122.五汁饮(《温病条辨》)
病机:燥邪不甚,肺胃阴伤。
脉症:身热不甚或不发热,干咳,痰少而粘,咽干鼻燥,口舌干燥,口渴,舌红少苔,脉细。
治法:滋养肺胃,生津润燥。
处方:梨汁、荸荠汁、苇根汁、麦门冬汁、藕汁,各药适量应用: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恢复期,急性支气管炎恢复期,大叶性肺炎恢复期,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病,食管癌等。
123.七鲜育阴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病机:肺胃热毒已解,胃阴耗伤。
脉症:身热已退,口渴欲饮,不欲食,咽干,目干涩,唇干红,舌干少津,无苔或少苔,脉细弦数。
治法:滋养胃阴。
处方:鲜生地黄15g 鲜石斛12g 鲜茅根15g 鲜稻穗15g(可用生谷芽15g代之) 鲜梨汁(适量冲服) 鲜蔗汁(适量冲服) 鲜枇杷叶9g
应用:用于颜面丹毒,流行性腮腺炎恢复期。
124.清咽养营汤(《疫喉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