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机:大肠热结,小肠热盛。
脉症:身热,腹满,大便不通,小便不畅,尿时疼痛,尿色红赤,时烦渴甚,舌苔黄燥,脉沉数。
治法:攻下热结,清泄小肠。
处方:赤芍药9g 生地黄15g 大黄9g 黄连6g 黄柏6g 芒硝3g(冲服)
应用:用于泌尿系感染等。
55.紫草承气汤(《幼科准绳》)
病机:水痘热毒壅遏。
脉症:皮肤水痘,身热,腹胀便秘,或痘未出而喘息腹胀,大便不通,烦躁口渴,谵语不安。
治法:泄热解毒。
处方:厚朴6g 大黄12g 枳实3g 紫草3g
应用:用于水痘毒热较重者。
56.五仁橘皮汤(《通俗伤寒论》)
病机:肺有燥热,液亏肠闭。
脉症:咳嗽不爽,多痰,胸满腹胀,大便秘结,舌红而干。
治法:肃肺化痰,润肠通便。
处方:杏仁9g 松子仁9g 郁李仁12g 桃仁6g 柏子仁6g 橘皮6g
应用:急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等。
57.枳实导滞汤(《通俗伤寒论》)
病机:湿热郁蒸气分,胶结胃肠。
脉症:胸腹灼热,呕恶,便溏不爽,色黄如酱,或便秘或里急后重,小便黄赤,苔黄垢腻,脉濡数。
治法:导滞通下,清热化湿。
处方:枳实12g 大黄12g 山楂9g 槟榔9g 厚朴9g 黄连9g 神曲15g 连翘12g 紫草9g 木通6g 炙甘草6g
应用:用于急性胃肠炎,泌尿系感染,肠麻痹,肝硬化腹水,不完全性肠梗阻,细菌性痢疾,饮食积滞,消化不良等。
58.加味白头翁汤(《温病条辨》)
病机:湿热阻滞大肠,大肠传导失职。
脉症:身热口渴,下痢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脓血,肛门灼热,舌苔黄腻,脉数。
治法:清热燥湿,凉血止痢。
处方:白头翁9g 秦皮6g 黄连6g 黄柏6g 白芍药6g 黄芩9g
应用:用于肠炎,痢疾等。
59.芍药汤(《医学六书》)
病机:湿热疫毒,蕴蓄于肠。
脉症: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胸脘痞闷,苔腻微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调和气血。
处方:白芍药15g 当归9g 黄连9g 槟榔6g 木香6g 炙甘草5g 大黄9g 黄芩9g 肉桂3g
应用:用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过敏性结肠炎,急性肠炎等。
60.香连丸(《兵部手集方》)
病机:湿热之邪郁结肠道。
脉症:下痢脓血相兼,腹痛,里急后重,两胁胀满,胸脘痞闷,食少舌红,脉弦数。
处方:黄连12g 木香9g
应用:用于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
61.止痢汤(《验方选编》)
病机:湿热下注,气滞伤血。
脉症: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便下脓血,舌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利湿,止痢解毒。
处方:马齿苋30g 地锦草15g 凤尾草土5g
应用:用于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及伤寒等。
62.一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辨》)
病机:中焦湿郁,升降失司。
脉症:脘闷腹胀,大便不爽。
治法:芳香化浊,行气导滞。
处方:藿香梗15g 厚朴9g 茯苓皮9g 杏仁9g 陈皮9g 神曲6g 麦芽6g 茵陈9g 大腹皮9g
应用:用于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
63.二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辨》)
病机:湿郁三焦。
脉症:脘部闷胀,便溏,身体重痛,舌白腻,脉濡。
治法:燥湿利湿,宣通表里。
处方:藿香梗9g 陈皮6g 厚朴6g 薏苡仁9g 茯苓皮9g 木防己9g 大豆黄卷6g 通草6g
应用:用于急慢性胃炎,肠炎等。
64.三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辨》)
病机:湿浊阻滞,气机不畅,久郁化热。
脉症:身热,胸脘满闷;大便溏泄,小便色黄,舌黄腻,脉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