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当前位置 :一起过>生活知识>

常用温病学142方证

治法:解毒清热利湿,透邪外达。

处方:薏苡仁15g 淡竹叶9g 滑石15g 白蔻仁6g 连翘9g 茯苓6g 通草6g

应用:用于急慢性湿疹。

74.除湿胃苓汤(《医宗金鉴》)

病机:湿热蕴毒,侵袭肺卫。

脉症:带状疱疹,水泡大小不等,其色黄白,破烂流水,痛甚。

治法:清热燥湿。

处方:苍术3g 厚朴3g 陈皮3g 猪苓3g 泽泻3g 茯苓3g 白术3g 滑石3g 防风3g 山栀子3g 木通3g 肉桂1g

应用:用于带状疱疹。

75.茯苓皮汤(《温病条辨》)

病机:湿浊久困中焦,上下阻遏气机。

脉症:小便不通,热蒸头胀神识昏蒙,渴不多饮,身痛呕逆,脘痞腹胀,舌苔白腻。

治法:淡渗利湿。

处方:茯苓皮15g 生薏苡仁15g 猪苓9g 大腹皮9g 通草9g 淡竹叶6g

应用:用于伤寒、副伤寒,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76.宣清导浊汤(《温病条辨》)

病机:湿浊久羁,邪郁气结,肠道传导失常。

脉症:神识如蒙,脘痞腹胀,小腹硬满,大便不通,苔垢腻。

治法:宣通气机,清化湿浊。

处方:猪苓15g 茯苓15g 寒水石18g 蚕砂12g 皂荚子9g

应用:用于伤寒、副伤寒等。

77.王氏连朴饮(《随息居重订霍乱论》)

病机:湿热俱盛,交蒸中焦。

脉症:发热,汗出不解,口渴不欲多饮,脘腹痞闷,呕恶,小便短赤,便溏色黄,苔黄滑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化湿,凋和肠胃。

处方:黄连3g 厚朴6g 石菖蒲3g 半夏3g 淡豆豉9g 山栀子9g

应用:用于黄疸型传染性肝炎,伤寒、副伤寒,脊髓灰质炎瘫痪前期,湿疹,急性胃肠炎等。

78.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

病机:湿热并重,交蒸酿毒,充斥气分。

脉症:发热口渴,胸痞腹胀,肢酸倦怠,咽肿尿赤,或身目发黄,吐泻交作,淋浊,舌苔黄腻。

治法: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处方:滑石18g 茵陈15g 黄芩9g 石菖蒲12g 贝母6g 木通3g 藿香6g 射干6g 连翘6g 薄荷6g 白豆蔻6g

应用:用于急性胃肠炎,支气管扩张,急性扁桃体炎,伤寒、副伤寒,黄疸型传染性肝炎,乙型脑炎,细菌性痢疾,胆囊炎,钩端螺旋体病,布氏杆菌病,疟疾,斑疹伤寒,变应性亚败血症,卡他性结膜炎,脊髓侧索硬化性肌萎缩,霉菌性口腔炎等。

79.昌阳泻心汤(《重订霍乱论》)

病机:湿热互结,热重于湿,蒙蔽心神。

脉症:身热,神志昏蒙,时清时寐,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耳聋,时有谵语,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开窍醒神。

处方:石菖蒲6g 黄芩3g 半夏3g 黄连3g 苏叶1g 厚朴3g 竹茹9g 竹沥20ml 生姜汁4滴 枇杷叶30g 芦根60g

应用:用于伤寒及副伤寒。

80.杏仁滑石汤(《温病条辨》)

病机:湿热交蒸,弥漫三焦。

脉症:潮热呕恶,胸痞满闷,烦渴下利,汗出尿短,便溏,舌苔灰垢,脉濡数。

治法:清化三焦湿热。

处方:杏仁9g 滑石9g 黄芩6g 橘红3g 黄连3g 郁金6g 通草3g 厚朴6g 半夏9g

应用:用于伤寒、副伤寒,邪在卫分者。

81.黄芩滑石汤(《温病条辨》)

病机:脾蕴湿热,湿热胶着。

脉症:发热身痛,渴不多饮,或不渴,汗出热减,继而复热,胸脘痞闷,便溏不爽,舌淡黄而滑,脉缓。

治法:清热利湿。

处方:黄芩9g 滑石9g 茯苓9g 大腹皮6g 白豆蔻3g 通草3g 猪苓9g

应用:用于慢性结肠炎。

82.芩连二陈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病机:湿热郁蒸,三焦气滞。

脉症:寒热交作,头目眩晕,脘痞腹胀,时作呕恶,小便不利,舌苔黄腻,脉濡滑。

治法:分消湿热,宣通气机。

[时间:2008-12-07]
相关文章